有力的问题

有力的问题

如果给我一小时来解决一个足以影响我一生的问题,我会先花55分钟来决定提关键的问题,因为一旦我知道关键的问题,我就可以在5分钟内解决问题。

- Albert Einstein

你是否参加过这样的会议,并清楚你要为了最后的结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类压力对有些人有效,但大多数情况下,则会使人当场呆若木鸡,然后开始高度关注于提一个能够使谈话朝着该奇妙时刻所需要的方向发展。掌握使谈话朝着这个方向转移的能力这一压力,确实会使人的思维偏离谈话,忽略此时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你回想一下,如果当时你提出了这个神奇的问题,那么多半可能此刻你正凝神思考,专注于正在讨论的话题,突然灵光一闪,那个神奇的问题就出现了。那时,你提出问题,忽然就会感觉到眼前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能力,焦点和可能性。然后你反思这个奇妙的时刻,却不知问题如何想出来的,但是你知道这非常完美,制止了漫无边际,不着重点的谈话。

该“神奇的问题”蕴含巨大的能量。我们使用提问技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问题,特别是好的问题,能终止问题接受者的思维,并开始换个方式来思考。它能为他们开启另一扇从未体验的认识大门。作为人类的我们发展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个细小的内在机器,我们内在的谈话则在脑海中运转。它用同样的方式运行,思考。有力而神奇的问题,能有效终止内在谈话按照惯常方式运行,并使你在瞬间考虑以往所习惯的“外在”境界。正是在这个新境界中,才迸发出了你的奇思妙想。

当我们顺着线索找到答案时,通过搜索每个答案是否隐藏着一系列新问题,就能发现更多的真相。最终,会得到一个不再引起任何新问题的答案,或者似乎回答了之前的所有问题。这就是探求事件真相的基础。

这一识别真相的问答方法论并非新鲜事。它通常被称为“苏格拉底法”,并从名称可以判断,是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不断地对听众提问引发思考。提问会一直持续,直到听众能对某个特定问题提供最符合逻辑的答案,然后有所发现。

苏格拉底法的提问使人们发掘出他们潜在的信念。苏格拉底试行此法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将问题转变为陈述并加入另一个问题,来回答原来的问题。例如,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地球是圆的?”苏格拉底法将通过先陈述,而后提问的方式来回答。“既然你认为地球是圆的。为什么你会这么想?”这种提问技巧将释放出潜在的信念,比如此例中这个人相信地球是圆的。意识到探求问题背后隐藏的信念和回答问题同样重要,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们往往会回答问题时——指向我们自身的信念。

探索性问题,要求我们超越固有知识,将已知运用于未知;并深刻阐述已知。通过“剥洋葱皮”来接近问题的核心,我们就更能了解自身的“真相”,制定与此信念相符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提问挑战我们大脑不同部分的不同情绪反应。提问帮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并提高我们另一个角度所具有或可能的认识。

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是一类只有有限的可接受答案,通常为“是”或者“否”。例如:

  • “你这周过得是否愉快?”
  • “你是否做了实地调查?”

开放式问题是一类有众多可接受答案,并因此提供了阐述的机会。例如:

  • “告诉我你这周过得怎么样?”
  • “你的实地调查是怎么做的?”

开放式问题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销售、教育和临床医疗实践,因为他们从回答者身上能挖掘出最多的潜在信息。他们的确开拓了答案的诸多可能性,来为客户提供最大的回应空间。

思考时间

除非我们在别人停止交谈后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否则我们就不是有效倾听。同样,如果我们不在提问和等待答案之间停顿充足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不是在有力的提问,而且我们获到的信息质量也将反映出这一点。 1972年,一位教育研究家,Mary Budd Rowe,在高中进行了典型性的老师对学生提问后所留等待时间数量调查。她发现,大多数老师的平均等待时间少于1.5秒钟。她同时也发现,如果这个沉寂片刻延长到至少3秒钟,那么学生中就会出现许多积极的结果。“我不知道”和无回答反应数量下降,回答的长度和正确性都有所提高,而最显著的是,学生在学习测验中的分数也提高了。(Rowe 1972) 虽然Rowe的调查针对的是师生,但是“思考时间”这个概念的运用却很明确:如果我们想要考虑周全的回应,那么我们必须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 不幸的是,Rowe的调查中的老师并不是唯一没有给人们充分时间来回答问题的人。结果,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对问题给出一个快速而非考虑周全的回应,或者冒着完全不被倾听的风险!提问的确是倾听的一种延伸。提问仅仅发生在对某人的诉说进行回应时。

自我运用

有力的问题来源于自我的外在。问恰当的问题是有力提问的关键。要问“恰当的”问题,注意力必须全面彻底集中在倾听正在讲什么,而不是尽力寻求正在讲的问题的答案。当某人正在讲话时,很容易听到一个词或观念,然后你的思维就整个转向盘算、思考这一观念。然而当这个时刻出现时,你已经停止了倾听。当某人讲话刚结束时被问到一个问题或听到停顿,你却对他们刚才谈的内容一片茫然,没有什么比这更尴尬的了。 当你在谈话中高度集中倾听时,不必苦想一个好问题,问题自然而然会出现。你将会参与讨论,顺着他人谈话的思路,然后你就自然会知道下面要问的问题。提问题就像向下钻探,来挖掘底下的黄金。作为信息宝石的黄金,将支持你或与你谈话的人。 优质提问的本质是強化学习。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争论过半时停止提问,而不是尽力表达观点。提问题的本质使谈话中的能量朝着更为积极的方面转变。然而,只有当提问并非为了尽力指责、或使内疚、或使消沉,才会是这样。如果你也是为了尽力证明在某些事情上你是对的,并提出诱导性的问题,那么你将得到想要的结果。你将明确知道你是对的。但你可能失去了朋友、同事或是爱人的信任或尊重。通过提问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这是在控制谈话,而非从谈话中学习。

构造一个问题世界

想象一下,某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如此重视学习和真诚,因此你决定构造一个问题世界,即使你受到威胁或审判。这将要求观念上的巨大改变,因为一直以来,我们被训练去说,而非倾听和提问。我们被像战士一样训练有素,时刻准备着证实我们的立场或解释我们的观点或展示我们的知识。摆脱这类角色,转化为需要向周围人学习的自我察觉的角色,这要求我们认识到人生并不是征服,而是学习。这类转变是关于承认他人所说的重要性,以及渴望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这是关于了解他人的乐趣,而非告知他们你所希望他们能掌握的知识。 在初次结识某人时,考虑这个概念是很有趣的。如果在商业中,这种渴望有时能传递给另一个人,使他在可能的最短时间内也和你一样,做成某笔生意。那么另一个人也参与到了同样风格的谈话中。每当你们彼此完成了长篇累牍的自我介绍后,你们就会尴尬地看着彼此,并希望和另外的人谈话。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之间并没有任何的了解。没有达成任何联系——仅仅进行了两次发言而已。 现在让我们重新来一遍,删除两个人的发言,想象你已经决定提问,并在你所拥有的时间内尽可能多了解对方。你确实是希望让他们也参与谈话。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你和对方都会觉得仿佛认识了个新朋友,学到了新知识,并有所收获。 创造一个你能提出有力问题的世界,可以为你的谈话激发热情与能量。问题会刺激策略、视野和价值观,打造改变的能力。

我们获得知识的作用和采取行动的效力取决于我们所提问题的质量。提问为对话和发现打开大门。它们是创造性和思维突破性的邀请函。提问能促进就关键问题的行为活动;通过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它们就能引发变革。(Vogt et al, 2003, pp1.)

现在设想一下在你的工作场所构造提问文化。创造发现的文化能赋予人们力量,激发创意,展现潜在信念和支持改变。哇,难道我们不喜欢在像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吗?

反思

拥有提问意识,能改变你谈话的方式。在你下次谈话之后,反思一下你用何种类型的问题?
你对提问有哪些问题?
你认为与构造提问文化相一致的价值是什么?

Coaching 运用

有力提问的艺术存在于coaching的艺术之中。coaching关乎的是发现、学习和改变。有力提问也提高着改变的认可度。然而,态度、观念模式、节奏和时机都会影响提问的效果(Marquardt, 2005)教练必须时刻都警惕这些因素。在coaching过程中,教练可能会感受到为客户寻求答案的压力。然而,这并非coaching。这是咨询。教练要放松,并没有必须都对或都知道答案的压力,这才是必要的。

因此,让我们来看看提问在coaching中的作用。提出有力问题能帮助人跳出以往的思维惯性来思考。它能改变观点,提升察觉能力,找到发掘新事物的道路。

在提问时,反思所提的问题是否包含任何假设,提这样的问题很重要。确保问题的答案清晰易懂,并且后续问题能支持它,这也很重要。我们使用的语言能显示出我们是谁。在回答问题时我们会做出假设。既要聆听假设,又要聆听对问题的回答。

只有当教练不做任何评价时,问题的思路和深度才会发挥作用。很多谈话都非常情绪化,而要能不陷入情绪中则可能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然而,在coaching过程中所有提出的问题都未做出任何评价,是很必要的。在问题的任何方面都不应该有一丝内疚或评判。

让我们回顾一下创造有力问题的步骤。

  •     创造一个你不会分心或可以完全聚焦的空间;
  •     致力于通过重视学习和发现,创造一种提问文化;
  •     认真聆听谈话的内容,所做的假设,所用的措辞,所给的信息;
  •     留出几秒钟来反思——这意味着沉默
  •     提个问题,以获取更深层的意义或更明确的阐述;
  •     确保在coaching的问题中不包含任何的评判或假设;
  •     不要将你所听到的视为真理或对或错,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别人的观点;
  •     考虑一下,你将如何回答向你寻求解决方法的客户所提的一个或一系列问题。他们在哪些部份或层面向你寻求解决方案?

阅读资料

[Book] Leading with Questions: how leaders find the right solutions by knowing what to ask
Marquardt, Michael, 2005, John Wiley & Sons, Inc., U.S.A.

[Document] Wait-Time And Rewards As Instructional Variables,
Their Influence In Language, Logic, And Fate Control.
Rowe, Mary Bud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Chicago, IL, 1972. ED 061 103

[Document] The Art of Powerful Questions
Whole Systems Associates,
Vogt, Eric, Brown, Juanita, & Isaacs, David, 2003, CA, USA

[Document] 35 Questions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
Jason Nazar, Contributor – Forbes.com